八路军成立,军政委降职为营长,毛主席大呼不公:这是欺负老实人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高敬亭被错杀,是谁下的命令?多年以来,唯邓子恢坦诚:我有责任》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李先念曾是张国焘的爱将之一,则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上,曾一度把李先念的名字硬塞进了政治局委员名单里。那么,1938年4月3日,张国焘借祭拜黄帝之名叛逃,李先念受到了牵连,则在1938年8月22日,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惨遭降职,从军政治委员降到了营长,连降了6级。关于李先念的个人经历和革命功绩,老覃此前在“覃仕勇说史”上先后发布过《“小李木匠”率部造船建大功,后成军事家,任国务院副总理26年》《两位副总理来自同一个村子,私交很好,关键时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参与战役四千多次,战功卓著,解放军三十三军事家之一,无军衔》等等系列文章。李先念是湖北省黄安县永佳河人,17岁和二哥一同参加了革命。1935年3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向四川、甘肃边界转移时,他已经是红30军政委了,俨然为中共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高级领导人之一,并在嘉陵江战役中建下了头功。1935年6月,李先念在一座法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里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彼时,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与红四方面军实现了胜利会师。毛主席一下子就被时年才26岁的李先念雄姿英发所吸引到了,扭头对朱德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好一员红军战将!”毛主席口中的这个“好一员红军战将”,因为在1954年9月出任了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脱离了军队,未能参加在1955年的评授军衔,终身无军衔。老覃在上月发布的《西路军失败,徐向前自称“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愧对李先念等人》一文中说了,李先念西路军行动失败后,在程世才、李卓然等人的通力协助下,带领西路军余部400多人历尽千辛万苦,涉大漠,过戈壁,终于在1937年4月底到达新疆东大门星星峡。而在这400多人当中,却走出了一百多位开国将军!话说回来,李先念带着残部走出绝境后,在新疆迪化学习。学习期间,有人曾问他:“先念同志,你打算去延安,还是去苏联?”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当然去延安。”1937年12月,李先念搭乘陈云等人从苏联飞到迪化的飞机,来到了延安。四方面军总部首长张国焘叛逃,在延安学习的四方面军军政干部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牵连,但六届六中全会后,也都安排了工作,奔赴抗日前线。李先念被安排到了八路军第129师当营长。八路军编制很少,缩编严重,干部们普遍被降职一两级,李先念却一下子被降了六级。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担心李先念想不通,有心理包袱,主动找他谈心。李先念朗声大笑,说:“只要是干革命,啥职务都可以,我本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谭政反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毛主席后来才知道了这个事,大呼不公平,说这是“欺负老实人”。刘少奇去经略华中,毛主席特意点名让李先念去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刘少奇了解到李先念在黄麻起义后担任过黄安县高桥区苏维埃主席和陂安南县苏维埃主席,鄂豫皖苏区要扩大红军队伍时,他又一下子带领300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部队,壮大了红军队伍。当然,最让他欣赏的,还是李先念带领西路军余部走出绝境的这一段壮举。刘少奇认为人才难得,交给李先念一个重要任务,让他带着160人的初始资源,往湖北中部发展。李先念于是率领着这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进入鄂豫边区,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日后的波澜壮阔的中原突围埋下了深远幽长的一笔。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在李先念的指挥下,分兵四出,驰聘在豫南、鄂中敌后,开展了憨山寺、朱堂店、杨家河、新街等多场战斗,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队伍发展到了9000余人,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毛主席大赞:“挺进纵队的创造,是一个伟大的成绩。”“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经过长达五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和艰苦搏杀中,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一块足以撼动全局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据统计,李先念带领他的部队先后抗击了15万日军和8万多伪军,对敌伪的主要战斗达1260余次,解放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300多万人民,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前面说了,在毛主席的悉心培养下,李先念于1954年9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但这并非他个人成就的巅峰。他在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成为了正国级领导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